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:词牌名,词牌取传说中青年隐士萧史与秦穆公小女儿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。
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,“凤凰台上忆吹箫”也由此而来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当代/风雪夜归人闲鸟栖檐,落英归寂,梦萦几处呢喃。
却怎是、寻而不见,日照还贪。
风月情浓几许?一字缘、两处思甜。
嗔痴后,各自行欢,都作人谈。
飘零一池红软,花枝瘦,不知人间几潭。
纵身至、明明灭灭,锁入云帘。
墨染浮桥碧柳,皆作我、一渡江南。
清宵永,醉酒酒醉从前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当代/钰乃玉石不可轩玉子纹楸,金丝纸扇,闲中偶尽沉香。
暂北窗欹倚,目转回廊。
捧得风骚几卷,重吟处,半抹流伤。
风来也,浮签一叶,翼此轻飏。
无妨。
随他去者,寄我辈心思,且过潇湘。
只三分才气,八斗疏狂。
兀自风流格调,谁与共,赋予黄粱。
任凭尔,青丝白发,不亦沧桑。
《词林正韵》第二部凤凰台上忆吹箫,九十五字,上片四平韵,下片五平韵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东游蓬莱》当代/钰乃玉石不可轩序:近二日东游蓬莱,先见东坡于登州任职之余迹,读之所留海市诗,然未能得见海上蜃景,稍有憾矣。
次日登蓬莱阁,崎岖小径,颇有古意,一一拜会众仙家罢,多留意牌匾碑刻,多有所获。
见蓬莱阁正堂匾额乃默存先生所题,近日余方拜读先生之七缀集,是缘耶?而阁子左右两联为中石先生所书,蓬山顶端避风亭亦然,余常于各名胜处见此老留笔,倒也亲切。
更幸见苏公祠内东坡真迹之书吴道子画后,此作愈观其后愈现铁画银钩之势,不愧东坡手书也。
余者有董必武所书山门上丹崖仙境,冯玉祥书碧海丹心,如此云云。
观海阁金石之余,又见戚将军之旧迹,方忆此乃将军出身所在。
蓬莱阁侧有一观止台,取叹为观止意,实应此景也:恨远刘郎,思倾圣主,而今咫尺蓬山。
望碧波青鸟,认取当年。
更有东坡言在,空明里,出没群仙。
寻不见,珠宫贝阙,海市人间。
无缘。
八仙过海,剩观阁逢迎,山岛留看。
自葱茏岩径,闲寂庭轩。
拜上仙家千百,何如我,一意通玄。
惊回处,皮黄半曲,观止台边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当代/远征军南雁归来,东风才住,春华梦里心头。
望断人迢递,别绪难收。
总憾平生往事,无与说,堆砌成囚。
天山暮,征蓬万里,只为金瓯。
悠悠,苍天亦老,岁月易容颜,底事还稠。
对昆仑山雪,雪劲风遒。
漫道天高路远,云飞过,寄段思愁。
长相望,良辰月夜,月隐西楼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乡居》当代/烟山闲客乡树乌啼,天涯云水,夕阳残照山头。
独爱溪林静,傍柳垂钩。
天际千帆破雾,风翻浪,竞日难休。
谁如我,黄花对酒,吟唱清秋。
浮休。
荣华富贵,恰似梦中烟,何苦淹留。
隔东篱观菊,香透朱楼。
此处松声邀月,泉石鸟,足饱吟眸。
风来也,飘花落雨,人自多愁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悼双卿词》当代/折幻皎皎婵娟,绵绵弄玉,那堪形拟佳人。
但落花花落,片片纷纷。
望望风风雨雨,心寂寂,葬作泥尘。
栏休倚,酸酸楚楚,不止伤春。
卿文。
才华绝代,有字字词词,一睹惊神。
叹喜悲悲喜,谁入情门。
谁被霜霜雪雪,长凋蒂,更渐凋根。
谁能定,生生世世,贵贵贫贫。
——————〖注〗①弄玉,秦穆公的爱女,喜吹箫。
指代箫声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度流年》(正韵)当代/吟风秋夜难眠,素琴闲弄,空鸣响彻云天。
谁料到、绵绵冷雨,更是添烦。
漫步亭前小院,孤影伫、谁又相怜。
怀幽怨,无计可除,暗泪潸潸。
浮华随风远去,思量处,摒除纷扰悠闲。
梦中梦、终须觉醒,过眼云烟。
世事如烟虚幻,勿强求、放下心宽。
何须叹,安然尽享流年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十里桃花一生情》当代/流水堤潜春风,翠连丝雨,径回交燕声声。
看灼依桃染,故挽长亭。
琴起寻谁放晚,同十里,水送山迎?由歌袅,牵人楚楚,和草青青。
听听!薄浓唱尽,犹剩几些愁,拟著心情?伴画图孤馆,诗掩昏灯。
遥寄他时明月,来再照,人倚双凭。
凭花好,尘盟一间,阔契生生。
《凤凰台上忆吹箫·红尘来去一场空》当代/流水夹雨风回,拂尘花去,晚来凉倚秋浓。
叹一朝春谢,几暮烟空?人笑浮华似梦,多少事,尽往匆匆?回眸已,青青不待,锦色难同。
何从?执消我念,如约此方间,淡拟枯荣。
看岁沉沙底,嚣隐涛中。
浮世悲欢由任,凉与暖,酬奈宗宗。
情深处,心犹角赊,阔里苍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