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号 电商 从汽车冷却液的个人经历引出的经济猜想

从汽车冷却液的个人经历引出的经济猜想

文:选自集思录作者:shysky123众所周知,汽车已经在中国大面积普及,国产汽车已经高速崛起,本人06年购得…

文:选自集思录作者:shysky123众所周知,汽车已经在中国大面积普及,国产汽车已经高速崛起,本人06年购得沃尔沃S80-2.5t一辆,价不高,性能好,保养贵,原车冷却液是纯的无水冷却液,随着保养次数的增加,4S店开始为我更改含水冷却液,于是乎终于在2012年七月的一个关键时刻我的发动机冲缸了,原因是当时堂弟开本人汽车外出获取一批加急的半成品,半路上冷却液管路接口处因为冷却液开锅管内压力爆表,加上管子老化,于是管子爆裂,冷却液流干,发动机过热,等我发现的时候,汽车前头已经是生人勿近的热力滚滚;因为我当时有急事要去外加工厂发电镀,在等待半小时后,我决定冒险往已经干了的冷却液壶中加冷却液替代品娃哈哈纯净水,在倒了六瓶水后,我感觉温度下来了,于是启动发动机,只听噗的一声,一阵白烟腾起,发动机冲缸了!无奈之下我只得电告好友驱车前来救驾!事后,我静心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的发动机冲缸?–管路老化导致冷却液泄漏?北欧企业产品配件设计过程中也加入了商业化考量,又或许是不同冷却液溶液中的盐类有腐蚀性–冷却液管路内压强过大?–参水冷却液沸点过低,在发动机涡轮过热时气化后产生的水蒸气过量导致接口出管壁破裂–为什么4s店不给我的车子使用原车配置的无水纯冷却液,而要使用含水量逐年增加,最高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冷却液?2009年汽车保养时我曾经就此问题多次质疑,得到的回答是总公司配置的,他们也不知道,当时我要求更换成无水冷却液,可是在询问多家进口车4S店后发现,都没有原厂提供的无水冷却液,整个国内汽车维修界都在使用含水量百分之50的冷却液。

如今是2016年,我的发动机涡轮又出现了油腻积聚,涡轮过热的问题,于是冷却液又开锅了,因为冷却液管路我更换过两次,所以没有出现发动机过热的情况,但是散热水箱出现了接口破裂导致冷却液流失的问题,于是这次我被告知要更换水箱,我再次提出要使用无水冷却液,维修店在我一再坚持下无奈采购了广东产的无水冷却油,我起初表示对国产的不信任,于是维修店老板告诉我让我自己买爱温,我开始用百度搜索爱温无水冷却液,得到了一些说法,第一爱温无水冷却液价格昂贵,一次更换要近4000元,而且使用后效果是然并卵,因为碰到事故碰撞或者循环水路泄漏,又要再次花4000元更换;我致电爱温上海总部400电话,对方告知他们的产品不单独提供给用户,全国各地都有经销代理商,并且给了我当地的联系电话,我再次联系代理商,对方在询问了我是维修店还是车主后,告知维修店与车主的不同价格,差距1500元,而且还要另收更换服务费,我考虑再三,决定拿广东产的无水冷却油做个耐热实验,用一个金属制的二锅头瓶盖装了该冷却油,然后用打火机加热,持续加热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该冷却油只有极其轻微的蒸发现象,始终没有产生沸腾,我认为它是靠谱的!于是让老板再采购了两套备用,一套的价格大约800元,是爱温的五分之一!如今已是几个月过去了,冷却油没有减少的迹象!啰嗦完毕,总结如下第一,发动机冲缸拉缸的主要原因是冷却液含水过热后产生大量水蒸气,冷却循环管路内部压强超过管路设计使用标准的上限,导致管路接口爆裂,或者密封垫被冲破。

第二,维修店给汽车保养时更换冷却液使用含水的冷却液,其实就是在预埋祸根,为以后的发动机大修赚钱打伏笔。

第三冷却液经销体系从源头上就是坑爹的,是国内汽车发动机故障的元凶,想想日本核泄漏造成的可怕后果吧!再想一想,冷却液漏光,而驾驶员没有觉察的话,如果车子有涡轮增压泵,涡轮过热发红,上千度的高温引燃某些使用了非阻燃材料的管路配件导致汽车自燃,吓死宝宝了!第四,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出口制造业,而低价竞争白热化,就是涡轮过热,大量中小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量积压,导致企业资金流丧失流动性,最后只能破产倒闭,因此得出一个推论,货币资金流就是经济的冷却液!而银行系统就是冷却循环管路的接口系统!股市期货市场就是散热风冷系统。

本人见识浅薄,只能胡说八道到这了,接下来,欢迎大家进一步的讨论,或者是批判我的观点!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五行号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uxinghao.com/news/86775.html

作者: 五行电商报

五行号电商报,分享电商优品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