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的名字如雷贯耳,但之前看她的书却很少。
10月份看了《萨提亚模式与自我成长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》这本书中,对萨提亚多了诸多了解。
书中以下几点,收获颇丰,与您分享。
1.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。
有一个妈妈在回忆孩子包书皮的时候,忍不住骂孩子笨。
虽然她极力克制自己的急躁,但是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是她小时候,父亲在桌前一边骂她笨,一边帮她包书皮的情景。
所以,她情不自禁的就会骂孩子,似乎在借助重复爸爸的形象,来完成对爸爸的抗议。
虽然我们有时候不喜欢父母的某些行为,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他们的样子。
正如书中所讲:“婴儿在还没有开始记忆的时候,他们就已经学会了模仿,对父母的模仿,是他们迅速适应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。
父母会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,把自己处理事情的模式传承给孩子。
”萨提亚认为:“人是家庭塑造的出来的。
”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,长大后,孩子就成了你。
2.了解什么是共生,与孩子更好的划清界限。
有一个伙伴,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,但一直和妈妈的关系比较紧张,她觉得妈妈一点点的话语,都能够激怒自己,对自己有着巨大的影响。
她特别困惑和不理解地问:“为什么,为什么自己受妈妈的影响那么严重?”当时我的脑海里,蹦出的第一个词,就是共生。
共生是指一个或更多个个体之间一种强烈的依恋,比如母亲和儿子他们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,对外界作出反应时好像是一体的,整个家庭成为一个失衡的情绪单位,其家庭成员缺乏界限,不能彼此分离。
再简单一点说,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比较大了,但是心里还没有断奶。
所以,这个伙伴,还停留在小时候和妈妈相处的模式里。
当然,有很多的家庭,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,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。
因为父母一味的为孩子做决定,让孩子依赖他,是因为父母害怕自己没有价值他就通过让孩子依赖他,才能够获得价值感。
干露露浴室征婚门事件,就是很典型的妈妈离不开孩子。
这个妈妈拍女儿洗澡的照片,公开征婚,导致没人敢娶她女儿。
她以爱的名义实现了把女儿留在身边的目的。
《原生家庭》书中的迈克,因为拒绝回家和父母住一起,他父母就对他各种施压,对他妻子更是视而不见。
他们永远都以自我为中心,逼着迈克在他们和妻子之间做选择……3.你是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人吗?自我价值就是你怎样认识你自己,看待自己的价值。
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不是有价值的,是不是值得被爱,被关注,拥有自由等等。
能力能够给人价值感。
此外,当我们在一个环境里面得到很多爱时,我们觉得自己有价值感,反之就会想办法索取,价值感很低。
价值感低的人,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觉得自己不被爱,而且容易被别人和环境所控制,看问题也很消极,总是看自己过去做的不好的地方,总是想外向外抓点东西来填补自己,从外在得到证明。
而价值感高的人,他们活成自己的中心,知道自己要什么,很自信,能够为自己的情绪负责,懂得包容、接纳和尊重他人,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。
那么价值感低怎么样造成的呢?书中给了我们答案——是对爱很吝啬的家庭里塑造出来的:1).总是拿别人优秀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。
2).总是看到孩子没做到的地方,而不看孩子做好的地方。
3).给爱也是有条件的。
4).孩子做错事就像孩子全盘否定。
5).将不属于孩子的情绪传染给孩子。
5.低自我价值感的父母,很难养出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当一个父母自我价值感匮乏的时候,他就会想办法从伴侣和孩子身上索取,而孩子是最容易控制的那一个,所以就成为父母索取价值感的首选对象。
控制,是他们从他人身上得到价值感的一个重要途径,你要听我的,这样我就有价值,并通过不断否定孩子来证明自己是对的,是懂的,这样的父母太可怕。
而且,这样的父母通过给孩子做饭,洗衣服,照顾他,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无能和无所事事的人,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,是个好家长。
试想,当一个孩子,什么都听父母的,被父母所控制,没有自己的主见,失去了自我的标准,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。
那么,无论他做什么都不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,他的价值感是建立在父母身上,只有父母高兴了才是有价值的。
长大以后,就是只要别人高兴了,自己才是有价值的,讨好的姿态就形成了。
所以,一个价值感低的父母,很难养出高价值感的孩子的。
6.那如何提升我们的价值感?如果我们的价值感比较低,有一点首先要认识到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宝藏。
这个要从一个人的特质讲起。
特质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,是其内部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性。
比如说进取心、顺从、懒惰、忠诚等等这些特质,我们把喜欢的称为优点,不喜欢的成为缺点,但其实我们身上所有的优点缺点,所有的特质都是我们的资源。
它没有好坏,只有接纳和不接纳,会用和不会用,用对了地方就是优点,用错了就是缺点。
所以,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,特质也是。
所以,我们要擅长把自己的长板拿出来,不断打造,而不是不断的去弥补短板,痛苦改造。
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的,我们说的果敢和冲动是一个意思,谨慎和优柔寡断是一个意思。
把它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,它就会成为我们的资源。
比如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内向的人,觉得一个男人腼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,然后想着去打鸡血,但没有什么改变。
后面他接纳了自己的个性,发现内向能让自己安静沉下心来,可以更多反思,可以写作,对人性有更多的敏感。
你看,这就是把资源用对了地方,它就变成了财富。
自我价值的提升,从三个步骤开始。
第一、接纳接纳就是允许,这样我可以不喜欢,但我允许他的存在而不急着排斥。
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我们心里的内耗。
要放下对自己的评判,不再排斥自己,不再挑剔自己,要看到自己的独一无二性,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
完美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,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美。
第二、欣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人类天性中最深根蒂固的本性就是被人欣赏。
威廉.詹姆士也说:“人性里最深的原理,是受欣赏的渴望。
”我们总是拼命想获得他人的认可欣赏,却常常忘记了欣赏自己。
欣赏,就是看到自己在其中所运用的资源。
比如说这半杯水,你是看到拥有的半杯水,还是空的半杯水?要充分看到自己拥有的这半杯水,并且把这些资源充分用起来。
第三、庆祝庆祝我们到今天依然活着,庆祝我们所拥有的东西。
而庆祝,本身就是一种态度,让我们感觉到一股从心底往外流出的能量,那是我们的生命力,是我们价值所在的核心。
所以,日常生活中,别忘了要习惯性的去庆祝。
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人绝不是找优点这么简单,而是懂得发现资源发现美,他也同时会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。
我们要停止向外求,而是内求。
我们要学会自己满足自己。
当你感受到你难过悲伤的时候,这个情绪可能在告诉你此刻“我特别想要什么”,那么,你就去满足自己,照顾好自己。
因为你不可能去改变他人、控制他人来满足你,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,照顾好自己的情绪,让自己满足自己。
萨提亚说:“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。
”所以,要好好爱自己哦,因为你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。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