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,消费者要购买的已不只是产品本身,他们开始关心品牌所体现的文化、带来的精神诉求。
有效合理服装陈列,能够恰当的展现服装的特性、质感与理念,从而让整个终端生机盎然。
今天就带来了最新的服装店铺陈列规范。
因此在这里我们分析并总结了服装陈列的三大套路!一、终端店铺陈列的目的1、陈列有助于顾客的仔细观察商品、接触商品和感受商品。
2、通过陈列,让顾客对商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,推动销售。
3、将服装出色的特点展露给顾客,吸引其关注,进一步引发兴趣。
4、把流行资讯,商品信息传达给顾客,让顾客跟上流行的步伐。
5、通过主题变化的陈列,给顾客新鲜有趣的感觉。
二、卖场布局1.观察顾客主要入店的方向流动路线应通畅,引导顾客走入每一个角落,尽可能多接触商品。
2.通道设计要长,商品目之可及,一目了然,容易摸到,容易拿到。
3.死角位放色彩艳丽的衣服吸引顾客。
4.模特空位的死角,可放模特群组店铺中,侧挂长的中间可做个正挂。
三、卖场陈列基本原则1.按内部格局商品系列分区2.按色系分区3.按新旧款分区四、卖场的陈列更新原则1.模特出样每周更换一次2.正挂出样每周更换三次3.货架陈列每两周局部调整一次4.卖场布局每月大调整一次5.促销POP即时陈列在卖场,过期POP一定要撤除6.季节性宣传海报、灯箱画等应根据公司要求定期更换7.过时的节日装饰物要及时撤离卖场8.陈列道具的维护和更新9.试衣间鞋根据季节更新五、模特1.模特必须成组展示(2-4个),且材质,颜色必须统一,成组展示的模特,着同一系列服装,少数单独展示的模特需与相邻区域(器架、展台等)的服装陈列相呼应。
2.模特着装必须合体,并干净整洁无缺损,且里外上下搭配齐全,服装的吊牌要放到衣服里面。
如穿在模特身上的衣服售完,应及时更换可替代款式。
3.模特应适当搭配与服装呼应和谐的配饰、道具,使展示更人性化。
注意配合模特陈列的道具一定要应时应景,过时的陈列道具要及时撤离现场。
4.朝向:模特的摆放要在根据店铺的实际位置来作调整,尽量朝向客人过来的地方。
多个模特同时摆放时,不要并排在一起,可有一点前后戳开的感觉,尽量表现得动态、生活化一些。
六、正挂装1.正挂服装陈列量,视服装的厚薄的服装数量控制在4-5件之间,秋冬比较厚实的服装,数量控制在3-4件之间(或视挂通的长度制定挂货数量标准)。
2.正挂的服装一律小一码的在前,大一码在后。
3.正挂服装的衣架方向一律是衣钩开口方向朝左,呈“?”型面对着顾客。
4.正挂与形象正挂应做多些内外上下搭配,货品要丰富一些,不能太单一,款式、面料、印花相同的货品不要重复摆在一起。
七、侧挂装1.侧挂通(包括中岛)注意服装间距均匀,服装和服装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-5厘米左右;2.一组侧挂陈列的颜色不能超过3-4个。
3.侧挂通的服装陈列要与相邻的正挂服装相响应,过渡自然。
整体感觉比较明快,动感,有节奏。
八、叠装1.在货架的层板或者展台、流水台上我们会根据陈列的需要,安排叠装的陈列方式,使货架显得丰富平衡。
2.层板上的叠装要求同款同色2-4件叠放,并且保持叠装上下大小厚薄一致。
3.展台、流水台上的陈列需体现附加值,展示不同的,可搭配销售的产品。
九、陈列中应避免的问题1.产品无系列化、生活化搭配,无感染力,未能表达消费概念。
2.硬性将无关联的展示物、POP和产品堆砌在一起,喧宾夺主,主题含混、牵强。
3.POP海报残损过季仍未替换。
4.在墙面、镜面、货架、橱窗玻璃等随意张贴饰纸、告示、POP等。
5.无明确界定特定特价品和全价品展示区域单元,且无明确标识。
6.展示数量失调、多则拖沓拥挤,少则寥若晨星。
7.季初、季末商品陈列区域不调整,陈列方式一成不变。
9.光源失调、残损,照明无自然还原效果,误导消费者。